2017-02-23 阅读次数: 3340
近日,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指出,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,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、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能力、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、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、就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,确保完成今年就业目标任务。
“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我们系统的重点工作,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,举全系统之力,综合施策,精准发力,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,确保就业局势稳定。这是我们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。”在近期举行的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这样的要求。
而伴随着海南省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日前出炉,我国31个省份在地方两会披露了关于就业领域的任务目标(详见图表)、工作安排。
在两会公布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的28个省份中,有21个将目标数定在了40万人以上(包括40万);广东、江苏、山东与河南的目标最高,各有110万人;浙江和四川紧随其后,分别为80万人;北京的目标是36万人,天津的是48万人,上海的是50万人。这些省份预期目标的总和,超过1000万人。
同时,大多数省份宣布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“红线”,高低有别,但没有一个超过4.5%。
北京、西藏分别提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,广东划定在3.5%以内,由此成为设定上限预期目标最低的省份三甲。
一些资源大省去年GDP增速放缓,且肩负着去产能攻坚重任,却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没有丝毫松懈,比如山西定下的失业率目标是4.2%以内,河北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的都是4.5%以内。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,2016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,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,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。
而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,今年预计达到795万人,已经较2013年增加了近100万人,谁都不愿成为校园“毕剩客”。
“青年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,对我国来说尤其突出。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,“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,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针对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,研究制定新的政策,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。”
近日,《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》出台,要求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,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,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,为其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。
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,今年可能在高校毕业生创业、“三支一扶”计划等方面进一步出台细化政策,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。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将进一步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。
“从结构上看,就业结构性矛盾更突出,体现在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情况并存,区域、行业、企业就业情况的分化趋势也在凸显。特别是这两年过剩产能加速出清,职工安置的任务非常繁重。”卢爱红分析。
中国社科院《经济蓝皮书: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》(下称蓝皮书)认为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,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性不容忽视;国际经济复苏动能不足,通过外贸间接影响我国就业;多数传统加工制造业和能源企业招工需求持续低迷,去产能是“稳就业”的最大变数。
对此,《蓝皮书》提出四项政策建议:一是深化就业相关体制机制改革;二是加大力度扶持创业创新活动;三是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;四是强化职业培训,提升就业技能。
细看各省份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(下称报告)的任务部署,可发现其在新形势下,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展开针对性调度。
——河北省《报告》列出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,首当其冲的就是扩大就业创业规模,要求“积极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,实施援企稳岗政策,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”。
——山西省《报告》要求统筹中央奖补资金、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,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。
—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《报告》提出了实施就业惠民工程,要求“坚持就业第一,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,搭建就业创业平台,提高就业能力,扩大就业容量”。
——广东省《报告》明确了要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,搭建就业创业线上线下对接服务平台。
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”。全国两会进入倒计时,就业任务在两会将由民意关切上升为国家意志。着眼于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,既高度重视总量问题,也从区域、行业等分化的实情出发,加强上下联动,压实各方责任,就能在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之间架起更多桥梁,纾解结构性矛盾,最大限度缓冲就业压力。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